非法買賣銀行卡“產業(yè)鏈”
非法收購身份證
身份證來源:一是事主丟失的身份證,被人撿到后賣掉;二是通過網上買賣銀行卡的QQ群等渠道專門有人收購。收購的價格從一張50元到150元不等。
組織人去開卡
利用收購來的身份證去銀行大量開卡,由于部分銀行審核把關不嚴,或者為了工作業(yè)績,“一般從相片上難以判斷是否是本人”,而導致這些人冒用他人身份證在銀行開了大量的銀行卡。
“卡頭”網上賣卡
銀行卡每套500元~1000元不等。所售銀行卡主要被用于電信詐騙、偽卡盜刷、洗錢、賭博、行賄受賄等下游犯罪資金的轉賬提現。
廣東發(fā)卡4.96億張
截至2014年底廣東累計發(fā)行銀行卡4.96億張,2014年廣東發(fā)生銀行卡交易60.6億筆,交易金額達37.8萬億元。
昨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打擊銀行卡犯罪“海燕”系列專案行動發(fā)布會。據了解,目前網上非法買賣銀行卡已經形成了一個“灰色產業(yè)鏈”,從收購身份證到冒領銀行卡,再到網上買賣和實施電信詐騙、偽卡盜刷、洗錢、賭博、行賄受賄等下游犯罪,是電信詐騙、克隆卡盜刷等犯罪持續(xù)高發(fā)的重要推手。據悉,公安經偵部門已將其列為今年重點工作之一,將組織專門力量開展強力打擊。
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從2014年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辦結的一宗劉某等人冒領銀行卡案入手,聯(lián)合網警部門,調查劉某的上下線關系網,同時結合騰訊公司和廣電運通公司移交的利用網絡平臺買賣銀行卡的線索,最終一個遍布全國25個省份、成員達305人的“團伙群”逐漸浮出水面,規(guī)模之大令人觸目驚心。所涉犯罪環(huán)節(jié)可謂“琳瑯滿目”,同時挖出諸多的電信詐騙、偽卡盜刷、網絡賭博、洗錢等下游犯罪團伙。
據悉,這些“團伙群”之間是比較松散的結構,每個地方都有小團伙,涉及不同的犯罪,其中廣東的團伙主要涉及冒領銀行卡和非法買賣銀行卡犯罪,以及電信詐騙和銀行卡盜刷案。這些團伙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買賣之間通過QQ群或者熟人介紹聯(lián)系,有的甚至直接在QQ上打廣告。
5月4日至15日, 廣東省公安廳召集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等16個市開展第一波次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55名,現場繳獲銀行卡近2000張以及U盾、銀行卡信息等一大批。與此同時,協(xié)同其他24個省份對其余200多名犯罪嫌疑人實施統(tǒng)一打擊。6月中旬至7月底開展第二波次收網行動,再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繳獲銀行卡2000余張。兩波次收網共抓獲70人。
打掉團伙61個
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政委黃培富介紹,5月初至7月底,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組織廣州、深圳、汕頭、清遠等16個市經偵部門,開展“海燕4號”專案兩個波次收網行動,對冒領、網上買賣、非法持有銀行卡等犯罪實施集中打擊,全省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繳獲銀行卡4000余張以及U盾、銀行卡信息、電話卡、身份證等一大批。
至此,“海燕1-4號”打擊銀行卡犯罪系列專案,共打掉犯罪團伙6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88名,繳獲各類銀行卡和偽卡7000多張以及POS機、側錄器等一大批。
兩兄弟賣卡 半年賺150萬
今年5月份,廣州白云警方接到江蘇警方轉來一條線索,反映在白云區(qū)轄內有一個犯罪團伙通過網絡非法買賣銀行卡。
白云警方成立專案組偵查發(fā)現,線索中反映的團伙成員有2人,他們從網上購買成套的銀行卡再轉手獲利,每套包含銀行卡、身份證、手機SIM卡、U盾、各大銀行開卡回執(zhí)等物品,而這些銀行卡均是使用他人身份證信息辦理。
嫌疑人非法售賣銀行卡主要是在網上聯(lián)系買家,然后通過快遞行業(yè)發(fā)貨,僅某快遞公司近三個月的單據顯示,嫌疑人已發(fā)出貨物數十單,生意火爆時,每天就能賣出十幾套銀行卡,收貨人地點涉及全國多地。
2名嫌疑人是親兄弟,在嘉禾望崗一帶活動。6月4日,專案組伏擊抓獲了嫌疑人許某亮(17歲,廣東饒平人)和許某運(20歲,廣東饒平人)。在嫌疑人租住的出租屋內,有7臺電腦正在運行,30多個QQ號不停在閃,不斷有人詢問購買銀行卡、發(fā)貨情況等。民警現場收繳成套未開封的銀行卡35套、大量身份證和手機卡、快遞發(fā)貨單近200張。
去年底至今,兩人賣銀行卡非法收入超150萬元。經核實,涉案銀行卡的身份信息均是有效的,開戶行、身份信息涉及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