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條代辦、銷售、使用銀行卡的灰色鏈條已形成,收購身份證、網上發(fā)帖尋找與身份證頭像相似者,銀行卡網上高價叫賣,價格高達上千元,而使用他人銀行卡的或用于詐騙、或用于洗錢,或用來透支。
而這一切的源頭,除了身份證管理體系的缺陷外,就是發(fā)卡銀行在身份核查方面存在漏洞。調查發(fā)現,自助辦卡機、代辦借記卡等都讓詐騙分子有機可乘。專家建議,銀行還必須加強對銀行卡開卡人身份真實性的審查。
市民黃小姐報料稱,前幾天想去某股份制銀行辦理銀行卡,工作人員卻告知,名下已有兩張理財卡,開戶行是在該行的上海支行。之前從來沒光顧過該行的黃小姐很是驚訝,不過倒是記起了曾經在國外丟失過身份證:“銀行工作人員怎么可以不核對客戶所持身份證與開戶者本人是否匹配,就為客戶辦理開戶呢?”
被辦卡險成犯罪嫌疑人
奇怪之余,黃小姐又擔心起來:“萬一犯罪分子用這些卡詐騙、洗錢,我豈不是要背黑鍋?”
無獨有偶,市民陳小姐回憶兒子“被辦”銀行卡牽涉到詐騙犯罪的經歷依然心有余悸。陳小姐稱,自己的兒子去年一整年都在境外,但在這段時間,有人卻用了兒子的身份證在河南的銀行辦了銀行卡,用于詐騙犯罪。
據介紹,平時手機經常會收到一些詐騙短信,騙子所給出的銀行卡信息大多就是冒用別人的身份信息辦理的。結果,陳小姐的兒子被當成了犯罪嫌疑人,警方打電話要求將她兒子帶去河南當地協助調查,“最后開出了不在現場的證明,才把這個事情搞掂?!?
網上發(fā)帖尋找長相相似者
“冒用他人身份證成功辦理銀行卡的情況并不鮮見?!庇秀y行人士透露,很多是因為身份證丟失后被冒用了,由于銀行卡丟失資料并無聯網,銀行無法查到顧客提供的身份證是否丟失。而能夠成功冒用他人身份證辦卡的,要么辦卡的人長得比較像身份證的頭像,要么就是銀行把關不嚴。
該人士稱,有些詐騙團伙在網上發(fā)帖尋找代辦銀行卡的兼職者,見面后就會挑一些頭像相似的身份證給兼職者,讓這些人冒充身份證的主人到各銀行辦理銀行卡。成功辦理一張銀行卡給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勞務費。
該人士介紹道:有部分冒用他人的銀行卡被用于實施電話詐騙,有些是需要洗黑錢,或者接受匯錢、轉賬、消費、送禮等不想讓人查得出來的行為,還有些企業(yè)為虛開股票賬戶轉移存款用以逃稅等。
“還出現過有顧客‘被’辦理了信用卡后遭惡意透支,甚至上了征信黑名單的情況?!痹撱y行人士說。
不少人則在網上公然叫賣銀行卡。在搜索引擎輸入“銀行卡+出售”,即顯示大量銷售銀行卡的網站信息。不少網站直接宣稱:“本公司有大量真實身份證辦理的全國各地各大銀行全新銀行卡長期供應?!辈糠志W站甚至可以根據客戶要求,指定開戶人姓名、性別與開戶地。
賣卡網站列出客戶類型
有一網站還將客戶類型一一列出:1,需要匿名收款類型客戶;2.設立小金庫類型的客戶;3.匿名送禮收禮類型的客戶。
隨機進入一“誠信銀行卡”網站,據客服介紹,工行招行的銀行卡各1200元/套;農行建行各1000元/套;中行郵儲行各900元。發(fā)貨包括:開戶身份證原件+銀行卡+網銀U盾+綁定全新電話卡+開戶資料,并強調真實二代身份證按柜臺程序辦理,保證資金安全。
而另一家網站的客服則說,所有銀行都一個價,有開通網銀的銀行卡700元,普卡500元。該客服同樣表示,有提供真實身份證,而且資金安全,不會被轉走,因為,這些身份證都是已過世的人或者從農村收購回來的。
銀行卡審批松緊不一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解決假冒辦卡的辦法,一是要改進身份證管理,可借鑒IC卡,一旦丟失其內置信息也可作廢;二是銀行要加強對銀行卡開卡人身份真實性的審查。
有國行大行的柜臺人員說,銀行對辦理銀行卡把關還是很嚴格的,除人工比對頭像,還聯網核查身份證真假,且必須是兩人授權,“如果遇上不確定的,我們都會叫經理過來再次比對,或者查問身份證號碼、生日或家庭住址?!钡涮寡裕罕葘︻^像確實難度不小,會存在漏洞。人像比對培訓也非系統專業(yè)。
從廣州多家銀行了解到,銀行卡審批松緊不一。在珠江新城一股份制銀行網點,辦卡可自助,不到兩分鐘就可辦理一張借記卡。雖需拍照和工作人員授權,但整個過程工作人員沒有仔細比對頭像。
“部分銀行網點為了任務業(yè)績,對銀行卡審批不嚴。”該人士表示。該人士建議,其實銀行還可借鑒出入境邊檢部門的人像比對方法,除員工進行專業(yè)系統性的培訓,另外還有機器攝像后臺電腦比對。
=相關新聞推薦=
編輯推薦:信用卡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