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卡行業(yè)自律公約》將于7月1日實施,按照公約,銀行應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至少3天的“容時”服務和至少為10元的“容差”服務。按照即將實施的公約,如果持卡人欠的“零頭”在銀行規(guī)定的“容差”限額之下,就不用為這個“零頭”付利息,只要下個月還上就行了。對于“容差”限額,公約規(guī)定為最少10元。
經過撥打多家銀行的信用卡客服電話,我們了解到大多數銀行都規(guī)定了10元的“容差”限額,但也仍有個別銀行表示本行信用卡并沒有關于“容差”方面的服務,持卡人必須按時全額還款,否則就會被計收利息。
而在有“容差”服務的銀行中,也有的表示并非所有持卡人都能享受這項服務,銀行還需要根據持卡人的用卡情況決定利息的減免。
關于容時的實施則更不如人意,按照公約,銀行應該給持卡人至少3天的還款寬限期,這樣只要在到期還款日之后的3天內還款,持卡人都不會被罰息。但在咨詢的近10家銀行中,只有兩家銀行表示可以提供為期3天的“容時”服務,其他銀行提供的還款寬限期大多只有2天。此外,也有個別銀行表示不提供“容時”服務,即使持卡人晚還款1天,也要支付罰息。
與“容差”服務的情況類似,大多數銀行的“容時”服務不需特別申請即可享受。但也有銀行要求持卡人提前致電申請。
雖然銀行即將按照公約提供“容差”、“容時”服務,不過據了解,曾被公眾指責的“全額計息”方式仍是主流。按照這種方式計息,如果持卡人在到期還款日不能把全部欠款還清,銀行就要對全部透支款項計息,即使是持卡人按期償還的那部分欠款,也不能享受免息待遇。
7月1日即將來臨,希望通過硬性規(guī)定“容時容差”的服務能夠得到改善,切實保障持卡人的用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