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信用卡,而且不只一張。申請信用卡時,銀行都會讓申請人留下身份資料、工作單位及直系親屬的資料,以增強持卡人的還款保證。申請人在填寫這些資料時很爽快,但很快就嘗到苦果了。
黃先生來電說:我一直在生病,7歲的孩子還在讀書,家里的收入主要靠我老婆在超市里打工。我去年辦了一張信用卡,透支消費了1萬多元。本來我跟銀行都商量好了,銀行給我減免利息,我分期把透支款還了。最近這幾個月我都沒什么收入,有好幾期款還不出來。因為我沒有單位,銀行就去找我老婆的單位,搞得單位很多人都知道我欠錢了,我老婆工作都做不下去了。我打電話到銀行抗議,銀行說這只是在調查我當初填的資料是否屬實。銀行還說會到學校找孩子。
周先生辦了一張信用卡,透支了4000元,逾期兩個月沒有歸還。他說,銀行可以照法律程序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請公安部門查這個案子,但銀行不是,而是找人天天給我打電話,或者到單位、家里騷擾我。其實這兩個月,我都按最低還款額還款,銀行可能是不要我這個客戶了,想用這種方法讓我取消信用卡。
我想起兩年前的一個深夜,我把一個坐在海邊準備尋死的“卡奴”勸了回來,要他不再被動地逃避那些討債者和討債電話,并且鼓勵他第二天穿戴整齊,主動到銀行談還款計劃,做一個勇于面對與承擔的人。其實大部分“卡奴”并不是惡意不還錢,只是在不知不覺的透支中,金額積累到自己無力還款的程度。
那次我寫手記譴責了路邊隨處可見的信用卡辦理點及不負責任、隨意發(fā)卡的銀行,而這次我想對那些對自己、對家庭不負責任的刷卡者說:“不要再責怪銀行討債手段的卑劣和不道德,你們應該好好反省自己辦卡及刷卡時,是不是太不慎重?太不量力而為?”我也想給正在享受信用卡透支快感的人提個醒:“不管是什么國家的銀行,都不是慈善家,借出去的錢,他們總是要想辦法要回去的。”